2025年上海落户渠道对普通人是否依然困难?事实上,近年来政策已向重点领域人才和稳定贡献者倾斜。主流途径包括居转户、人才引进和应届生打分。对于多数“普通人”落户核心通道仍是“居转户”,但社保缴纳基数和年限是关键。本文将解读上海落户新政策2025最新政策及内容调整,帮大家找到最适合自身条件的落户路径。

不确定自己是否符合上海落户条件?点击【上海落户条件自测】一键自查
一、上海落户新政策2025最新政策:上海居转户
(1)7年落户
7年居住证+7年社保个税+后3年1.3倍社保+中级职称
(2)5年落户
5年居住证+5年社保个税+后3年3倍社保+企业科技技能人才
临港新片区:5年居住证+5年社保+5年个税+社保后3年1倍
张江科学城:5年居住证+5年社保+5年个税+社保后3年2倍
五大新城:5年居住证+5年社保+5年个税+社保后3年2倍
南北重点转型:5年居住证+5年社保+5年个税+社保后3年2倍
(3)3年落户
临港新片区:3年居住证+3年社保+3年个税+社保后2年1倍
张江科学城:3年居住证+3年社保+3年个税+社保3年2倍
🔻 点击下方图片查询入口一键查询您的落户资格!🔻
二、上海落户新政策2025最新政策:上海人才引进落户
(1)高层次人才落户
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高级技师
从事与博士专业/职称相关职务
社保基数满足2倍,缴纳6个月以上
(2)重点机构紧缺人才落户
在高新技术企业或高新技术项目成果转化单位工作
硕士学位+累计缴纳1年2倍社保基数
(3)创业创新企业家落户
近4年内个税累计达到100万元
近4年内累计36个月社保基数满足3倍封顶缴纳
担任企业高级管理、科技和技能人才
三、上海落户新政策2025最新政策:上海留学生落户
(1)不限薪资,直接落户
国外高水平大学博士
(2)缴纳6个月社保落户
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1-100院校(需缴纳满半年)
毕业于海外高水平大学,属于紧缺专业,在上海科创企业工作
(3)缴纳6个月1倍社保落户
国外非高水平大学博士
双一流本科+国外非高水平大学硕士
非双一流本科+国外高水平大学硕士
国外高水平大学本科(不含合作办学、专升本)+硕士
国外高水平大学本科(不含专升本、HND)
(4)缴纳12个月1.5倍社保落户
国内非双一流+国外非高水平
国内专科+国外硕士
国内专科+转学分升国外本科+国外硕士
国内专科+非全日制国内本科+国外硕士
HND+国外硕士
合作办学本科(国内非双一流且国外非高水平)
合作办学本科+国外硕士(国内非双一流且国外非高水平)
四、上海落户新政策2025最新政策:上海应届生落户
(1)上海学校的应届生
上海所有高校应届硕士生和应届博士生,直接落户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应届本科生,直接落户
在上海各研究所应届硕士毕业生,直接落户
在沪“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在五个新城、南北地区重点转型区域用人单位工作的直接落户上海
(2)非上海学校的应届生
应届博士毕业生直接落户上海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届硕士(不分专业)免打分落户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应届硕士(仅限建设学科)免打分落户
北大、清华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落户上海
其他应届生本科生、应届硕士毕业生需要评分满72分才能落户上海
五、上海落户新政策2025最新政策:上海投靠落户
(1)夫妻投靠落户
结婚领证10年+配偶上海户籍满10年+35周岁
结婚领证7年+配偶上海户籍满7年+少数民族、海外侨胞
(2)子女投靠落户
户籍父母落户已满5年
子女未成年,未成年的标准是未满16周岁,或者普通高中在读
上海户籍父母为个人家庭户,不能是社区公共公户,且不会因子女投靠导致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住房困难标准
符合计划生育政策
(3)父母投靠落户
本市支内、知青,或因其他原因去外省市工作的人员(以下统称“外迁人员”)及其配偶,按国家法定年龄退休,或者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的老人:
夫妻双方均为本市外迁人员的;
夫妻一方为本市外迁人员,其外省市配偶婚姻登记满10年的;
本市外迁人员属单身老人。
总而言之,2025年上海落户虽有一定门槛,但路径清晰。普通人应重点关注居转户这一主流渠道,核心在于保持社保长期、足额缴纳。建议大家根据上海落户新政策2025最新政策,核对自身条件,锁定目标后尽早规划。有任何问题直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专业顾问老师随时在线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