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7月14日上海市人社局发布了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通知:自7月1日起,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690元上调至274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同步由24元调整为25元。此次调整覆盖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劳动者,不仅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坚实的收入保障,更成为观察上海民生政策与经济活力的关键窗口。上海最低基本工资2025标准的调整,对沪籍和非沪籍人员都会带来哪些影响?
不确定自己是否符合上海落户条件?点击【上海落户条件自测】一键自查
一、上海最低基本工资2025标准:最新调整内容
1、本市从2025年7月1日起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690元调整为2740元,增加50元
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24元调整为25元。
2、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的劳动者,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支付的月工资不能低于月最低工资标准。
3、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劳动者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夏季高温津贴、中夜班津贴及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下的岗位津贴以及伙食补贴、上下班交通费补贴、住房补贴也不作为月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由用人单位另行支付。
4、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的劳动者,即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劳动者个人和单位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二、上海最低基本工资2025标准:会产生哪些影响
上海最低工资调整至2740元后,对以下情形产生直接影响:
(一)直接影响劳动者收入与权益
🔻基础工资保障强化
全日制劳动者月工资不得低于2740元,非全日制劳动者小时工资不低于25元。这一标准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刚性保障,尤其对保洁、保安、服务业等薪资偏低岗位形成“兜底”效应。例如,某物业公司保安表示,尽管实际工资高于最低标准,但调整后企业招工时需以新标准为基准,避免因薪资过低导致人员流失。
🔻加班费与津贴计算基数提升
加班工资、病假工资、停工期间工资等均以最低工资为基数计算。调整后:
平时加班费:至少为最低工资的1.5倍/小时(约20.55元);
病假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的80%(约2192元/月);
停产停业工资:同样按80%发放,确保劳动者在特殊情况下的基本生活。
🔻社保与公积金缴纳基数隐性影响
虽然最低工资不包含个人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但企业为控制成本,可能同步调整社保缴费基数。例如,若企业以最低工资为基数缴纳社保,劳动者到手工资虽因最低工资上调而增加,但社保个人缴纳部分也可能相应提高,需关注实际收入变化。
(二)社会保障
🔻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
上海同步将第1-12个月失业保险金支付标准上调50元至2305元/月,与最低工资挂钩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缓解失业人员生活压力。
🔻社会救助标准同步调整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1595元升至1650元,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低保家庭未成年人救助标准等均按比例上调。只有上海户口的居民可以领取,因此外地朋友落户上海后还有这个隐藏优势
相关阅读:2025落户上海户口需要什么条件?五大方式条件解析!
🔻低收入群体消费潜力释放
最低工资上调后,低收入群体可支配收入增加,可能带动基础消费增长。例如,家政行业虽未直接受影响,但从业者收入预期提升可能间接促进服务需求。
(三)特殊群体与行业差异化影响
⚠️销售、中介等提成制岗位
此类岗位底薪较低,但总收入依赖业绩。最低工资上调虽不直接影响其高收入,但为业绩低谷期提供“安全垫”。例如,某收藏品销售员表示:“底薪从2590元涨到2740元,议价时更有底气,客户也觉得我们更正规。”
⚠️家政、养老护理等灵活就业行业
行业薪资普遍高于最低标准(如钟点工35-40元/小时),调整影响有限,但可能推动企业规范用工合同,明确工资构成。
相关阅读:上海人才补贴政策2025年,育婴员可领千元补贴+居住证积分60分
上海最低基本工资2025标准的上调,在多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疑问,点击下方在线咨询,专业人员随时在线答疑!一对一规划解答落户上海、提升学历、申请职称、积分上学等方面遇到的疑难问题。